全球灵学社群(合一,提升,维度,文化,智慧,思想,力量,宗教,占星,喜悦家园,风水学),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线上灵性分享会(入微信群)会员399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目次
緒論
第一篇 鴉片
自序
鴉片茶,輕鬆製作
後記
第二篇 咖啡因
第三篇 麥司卡林
牆中門
孤兒致幻劑
我們與仙人掌相遇
新宗教的誕生
窺探帳篷裡面
打個岔:論麥司卡林
向聖佩德羅學習
酒醉駕車
計畫C
謝辭
參考書目
人類依賴植物為的是食物、美容、醫藥、香氣、味道、纖維等等,其中最怪的是,人類用植物改變意識狀態:刺激、撫慰、擺弄,或完全改變我們的感受與心智體驗(mental experience)。像大多數人一樣,我每天都會使用兩三種植物滿足上述需求。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煮壺熱水,泡一兩種我依賴(與上癮)的植物,醒腦、提高注意力,為接下來的一天做好準備。我們通常不會把咖啡因飲品視為毒品,也不認為每天攝取咖啡因是上癮症,這完全是因為咖啡與茶是合法飲料,社會接受對它們上癮。那麼,到底什麼是藥(毒)?為何用茶樹(Camellia sinensis)的葉子泡茶不會有爭議?用鴉片罌粟花(Papaver somniferum)的種子泡茶就有問題?我若敢泡壺罌粟花茶,就是觸犯聯邦法,是聯邦罪犯。
任何人嘗試為藥品下個一絲不苟、牢不可破的定義,最後都會碰壁。雞湯是藥嗎?糖呢?代糖呢?洋甘菊茶呢?安慰劑呢?如果我們把藥簡單地定義為吃進肚裡的東西,該東西以某種方式讓我們變得不一樣,變的可能是身體、可能是意識狀態(或兩者皆是),那麼上述東西肯定符合藥的定義。但是,我們難道不應該清楚區隔食品和藥品嗎?面對這個難題,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不直接回答,而是給了循環的定義,稱藥品是「食品以外」被藥典(pharmacopoeia)認可的東西,亦即被FDA承認是藥的東西。這種解釋說了等於沒說。
只有在藥物的前面加上「非法」這個修飾語,事情才會稍微清楚。什麼是非法藥物,完全是政府說了算。非法藥物幾乎清一色具備影響意識狀態的能力,這點絕非偶然。或者我應該說,改變意識之外,非法藥品也與社會順利運作以及當權者的利益相悖。以咖啡和茶為例,在許多方面充分證明它們對資本主義的價值,尤其是讓我們成為更有效率的勞工這點,所以咖啡和茶沒有被禁的風險。但是迷幻藥不然,明明毒性不比咖啡因大,成癮的可能性也小得多,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中期以來,西方一直將其視為威脅,不利社會常規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