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新时代,新纪元,灵性资源,灵性资料,灵性书,灵性课,儒佛道)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序
五十多年前,我發現自己正觀察到神經科學領域裡最驚人的一項結果:切斷連結的左腦與右腦,會導致兩個心智出現在同一顆頭裡面。就連當時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的我,都知道這些特殊的患者將會改變大腦研究的領域。但沒想到,他們也對我的人生帶來重大的改變:我從那時起,從未停止向他們的祕密學習。在思考怎麼述說關於裂腦研究的故事與演變的過程時,我充分了解到自己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事實上,我們科學家都是科學與非科學經驗組成的化合物。要拆解這些經驗,說明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最好照著發生的情形來敘述就好。
大部分人描述科學事蹟的發展歷史時,都把一個觀念的發展描述得好像很有順序也很有邏輯。科學文章的作家通常不想在主線故事裡加上其他日常生活的現實面,例如他們會忽視在生活中持續圍繞著敘事者的那些人的個性。畢竟客觀上而言,重要的是科學知識,不是科學家本人。雖然我完全可以理解這種觀點,不過我現在也了解到,這種方法幾乎不可能確實說明從事科學研究,或是當個科學家實際上的情況。測量的原始資料是一回事,詮釋這些資料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在詮釋時,科學家,以及所有會影響科學家心理的偏見都會來參一腳。回顧我的想法的演進,顯然我受到其他人影響的程度非常大。所以,真實的科學經驗可能和理想中的看法大相逕庭。從一項科學實驗走到下一項的路可能非常曲折,就像人生一樣。科學來自於具有強烈社交性質的過程。
認為科學來自一個與世隔絕的孤獨天才,只靠自己勤奮努力,完全不需他人幫助的這種常見的描述根本就是錯誤的。而我們也不應該讓那些剛入門的科學家、資助研究的人或是一般大眾對於科學活動產生這種錯誤的印象。因此我想要呈現一個不同的樣貌:科學是在友誼中發展的,科學發現深植於與各行各業的人的社交關係之中。這是一種很美好的生活方式,與聰明的人共度多年時光,思索關於自然的神祕與驚奇。我的生命中有許多這種了不起的人,其中不乏名人,還有很多是偉大的科學家,以及一些令人為之傾倒的裂腦患者。他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伴隨我逐漸了解這個最主要的問題:大腦究竟如何產生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