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会员80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三元一本;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合集,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译者序
四句问话,活出自在的人生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导:“不可批评别人”、“当你批评别人时,一个指头指向别人,四个指头却指著自己。”所以,我们竭尽所能、克制自己不去批评别人,却止不住心里如海浪般不断涌现的评语,不但无时无刻在批评别人,连自己也不放过。
拜伦.凯蒂在一九八六年觉醒后悟出的“转念作业”(The Work),直接指明这一事实。她邀请我们在纸上坦然写出我们对别人的评语,把它们化暗为明,然后经由简短的“四句问话”反躬自问,最后作“反向思考”,藉此透彻了解我们执著不放的信念,从中悟出事实真相,释放自己,重获心灵的自由与平安。
我能有机会翻译拜伦.凯蒂Loving What Is这本书,可说是一连串的机缘巧合。
数年前,若水在“奇迹课程研习会”里,借用拜伦.凯蒂的这套方法,教导学员们反观自己不自觉的“投射心理”。当时,我批评的对象是邻居:“我不喜欢邻居,因为她喂养各地的流浪猫,害得我们的爱车经常留有猫爪印。我不喜欢她太有爱心。”
由于研习时间有限,当时只教“反向思考”。我那项评论,经过反向思考后变成:“我不喜欢我,因为我喂养流浪猫。我不喜欢我太有爱心。”我一脸狐疑,因为我不认为我有喂养流浪猫的习惯,而且也不明白我怎会不喜欢太有爱心的我呢?
直到有一天,我蹲在巷口轻声安慰一只全身发抖的流浪猫,这才想起了那句反向思考。没想到,反向思考所说的竟然是真的。虽然我不像邻居用食物喂猫,却用言行在喂。更有一晚,一位朋友来电诉苦,他聊到三更半夜仍不肯罢休。等他谈完后,我立即疲累得瘫倒在床动弹不得,便忍不住怨怪自己太有爱心了。此话一出,内心不由得一震,没想到反向思考竟能揭露我一向没觉察到的自己。
兴奋之余,我开始在生活里广泛运用反向思考,企求多多认识自己。然而,相对地内疚感也愈来愈深,因为对他人的每一项批评,经过反转之后,都成了对自己的严厉指控,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详看研习讲义之后,我才知这“反向思考”是最后的步骤,在这之前还有一些步骤当时未教,我猜想那一定是很重要的部分。于是,我虔诚地向上天祈求,请求衪让我有机会学到拜伦.凯蒂一整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