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道如何了解自己時,情況就很可能對我們不利。當苦難不可避免地來臨時,我們缺乏有用的因應方法。我們假裝一切都很好,一直很忙碌,埋頭於工作中。我們用性、酒精、毒品或網飛(Netflix)當作娛樂活動,這些不過是暫時分散注意力罷了。分散注意力並不能解決問題或幫助我們前進,只會把不可避免的事情推延一會兒,直到下一波苦惱來襲。
然後,我們為自己的感覺而自責不已,這使我們感到更糟,並且惡性循環。
我認為我們是中了圈套,變得要苦苦掙扎。
好了,現在不一樣了!在我頓悟的那天,我把車停在路邊,從包包裡拿起筆來,寫了一份清單,列出了我與患者最初幾次會談中提到的所有事情。這本書就是這些筆記的成果,也是我每天聽到的問題的答案。
我將與你分享的資訊通常是保留在治療室門後、學術象牙塔裡和佈滿灰塵的舊教科書中。如果你曾經問過與我的案主、朋友、家人和我自己同樣的問題,那麼這本書將幫助你回答這些問題,並為你提供所需的資訊,讓你了解自己的本質,以及你怎麼會變成……嗯,你現在這個樣子。
你將在本書裡找到什麼
這是一本關於人類經驗的手冊,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心理學綱要(別擔心,那些書我都替你讀過了)。本書充滿了多種傳統的心理學思想,包括我自己的理論和技巧,讓你可以立即運用。從我們最早的經歷開始討論,一直到成人生活。
例如,你是否想了解你的童年是如何影響到今天的你?童年如何影響你與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你是否想知道,為什麼有一些童年的經歷,你覺得自己應該已經釋懷,但似乎又不太能放下?如果是這樣,你將在本書中找到解釋。你是否想知道,你每天瀏覽的社群媒體、行銷和廣告內容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健康?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情緒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導致了這些情緒,以及在情緒給你威脅,讓你大感吃不消時,該如何處理情緒?我將提供有用的建議,告訴你如何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建立更健康的關係。你想相信自己,以及相信自己有能力滿足於原本的你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需要的一切資訊都在本書中。
本書將解釋環境是如何塑造你的。實際上,需要改變可能是社會,而不是你。本書將為你奠定基礎,讓你了解你一生的經歷和情緒,以及讓你踏上療癒之路的技巧,無論這個詞對你意味著什麼。
當人們來接受治療時,他們總是問我三個本質相同的問題,只是版本不同:我怎麼會這樣?是什麼讓我停滯不前的?我該如何向前邁進?因此,為了幫助你回答這些問題,本書的架構正是按照這個順序編排的。
第一部:你是怎麼變成這樣的
本書的第一部將幫助你了解你是怎麼發展成現在的樣子,還將幫助你確認由你過去的經歷和當前的人生重大事件所引起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知道會困擾著你,一切就從你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