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

1945年抗战胜利后,镜池先生获聘在岭南大学任教,课余重理《周易》。他利用抗战期间友人所赠黄道周《易象正》抄本,对易学家黄道周生平与著述进行了研究。更开始关注《周易》编纂体例的系统研究,作《周易筮辞续考》、《周易卦名考释》等文。他感觉到,清末以来,“甲骨卜辞,赓续发现”,“西洋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又纷至杂陈,蔚成时尚。他山之石,足资参考,于是《易》学之研究,乃辟一新途径,进一新阶段,为前此所未有”,因此抱着要从《易》文寻究古代社会史的目的治《易》,欲仿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作“类编”,或依原书次序,作“浅释”。但自感对古代社会史的知识浅薄,疑难尚多,所得尚微,乃“取孙子攻坚之法”,先成《周易校释》一篇,发表于《岭南学报》[4]。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镜池先生调到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因参加各种运动,加紧学习政治和马列主义理论,又任华师中文系第一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5],责任更大,备课更忙。主要精力放在古典文学的教学、科研和青年教师培养。但1953年春患疾,下肢逐渐无力,舌头发麻[6]。几年后,已不能到课堂上课,只能改做培养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

镜池先生对《周易》的重新研究,缘起于1959年7月杜国庠先生介绍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前来向他约稿,请他作四部古书的注解,其中包括“周易新注”。原定为两年计划,约5万字规模。但其后数年由于疾病困扰,加之各项事务繁杂,未能动笔。

1961年,学术界出现了一轮《周易》讨论热潮,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崇古的,有反古的,镜池先生称自己“见猎心喜”,也写了《关于周易的性质和它的哲学思想》、《关于周易几条爻辞的再解释》等文参与讨论。

1962年2月,顾颉刚先生来粤。看望镜池先生时,建议他将研究《周易》、《诗经》的论文整理合编出版。于是镜池先生将历来研《易》论文合编,题为《周易探源》,送交顾颉刚先生。1962年10月,中华书局决定出版《周易探源》,并开始排版、征订。

与此同时,1962年4月开始,镜池先生动手写《周易通义》,历时两个半月,于7月初完稿。《周易韵读》亦同时完成。1963年8月又写完《周易校释》,与《韵读》合为《通义》的附录。1963年元月,先生开始写作《周易通论》。10月底,《通义》、《通论》书稿同时寄交中华书局。

1963年9月,镜池先生考虑将自己已完成的《周易》研究成果合为三书:《周易探源》(22万字)、《周易通义》(25万字)、《周易通论》(15万字)。与此同时,先生开始构思《读易杂志》,拟附于《通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