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次

封面

推薦序一 轉化之前的必要條件

推薦序二 在世情懷之書:作為一種手藝的贈禮

推薦序三 哀傷之書,生命之歌

推薦序四 一個不可能的對話

編者序 一種對「轉化書」的後設閱讀

導論‧課堂讀本介紹

第一講‧驟變中的轉化:《遠離悲傷》

第二講‧條件性的轉變:《最後的演講》

第三講‧認生與認死之間:《生命告別之旅》

第四講‧迂迴抵達與生命感:《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

第五講‧無人稱存有的大海:《雪洞》

第六講‧自然死亡與守夜儀式:《雜菜記》、《黑晝記》

第七講‧修行是動詞:《當生命陷落時》、《一朵小白花》

第八講‧修行界裡的地下人:《當下,繁花盛開》

第九講‧世界的消失與反轉:《亞當:神的愛子》

第十講‧身體情緒Ⅰ與《流浪者之歌》

第十一講‧論私人空間:《靜靜的生活》

第十二講‧身體情緒Ⅱ與《一片花海的聲音》

第十三講‧實存的力道:《明珠在懷》

第十四講‧物的空間:《一個新世界》

第十四講補充‧靈性經驗:生活殘片的組合

第十五講‧自然的行動:《口袋裡的鑽石》

附錄‧心靈療癒的倫理技術──將自己的存在作為贈禮的手藝

延伸閱讀

版權頁

一、條件的意義

大家先要知道的是,「生活的形式」其實只是一個處境上的要求,像我念高中的時候,每天早上都四點起床,因為我晚上九點就睡了,所以早上四點就睡不著。最重要的是,我四點半要聽正聲廣播電台的英語課,因為鄉下沒有什麼美國人,都聽不到人講英文,只好聽廣播,這也是一種生活形態。我媽也是每天四點起床,因為她要準備飯菜給大家吃,接著五點就出門割香蕉還有巡田,大概八點前就不工作了,因為太陽太大。下午四點才又去田裡……。(引自本書第七講〈修行是動詞〉)

余老師講述著:自己身為一個台灣南部農村子弟、一個升學主義下的高中生,跟母親所生活過的歷史片段。類似這樣的描述,就是他在本書時常論及的「生存條件」:從特定的社會、經濟、地理與歷史條件下,在某個家庭或社會位置所進行的必要日常操持中,揉合個體所處的生命階段及其特殊的秉性或際遇,造就了一種個體依傍於其上的結構性處境,由此生成其存在的光景與氛圍。談論每一個案例時,「個體如何沿著……(某種)條件與處境,走入一條獨特的轉化(或不轉化)之路」,這句話差不多就是余老師分析案例時的分析與講述的手法。那關鍵性的「誰─沿著─某條件」是考察的重點,一定要從經濟社會面、物質面、身體面、日常面為起始,走向心理與靈性的層面,而且不斷復返、來回與循環。余老師總愛說人是「摸著石頭過河」,也用這個意象來描述人在修行之路上的動態發展,「沿著」是動詞,是在時間中流轉、變動,動詞之前是某人依山傍水而來的生存姿態,動詞之後是當下這個時空條件下所給出的處境(situation),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構造。余老師的故事總是掌握著這兩者彼此辯證的推進動力,所有超越性和不可超越性都寓於此間的張力或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