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录
编辑序 用隐喻故事治愈心灵
前言 当原始脑遇见精神分析师
原始大脑
集体身份与自我
讲给右脑的故事:蜂巢
当原始脑遇到精神分析师
写给左脑的话
寻找当下的意义
讲给右脑的故事:流浪少年
当原始脑遇到精神分析师
写给左脑的话
谁是谁的不可或缺
讲给右脑的故事:两匹马的失恋与暗恋
当原始脑遇到精神分析师
写给左脑的话
完美主义的陷阱
讲给右脑的故事:最完美的那一个
当原始脑遇到精神分析师
写给左脑的话
爱与创造力
讲给右脑的故事:牡蛎与老人
当原始脑遇到精神分析师
写给左脑的话
冠以爱之名的迷
讲给右脑的故事:萤火虫与蜉蝣
精神分析师说
编辑序
用隐喻故事治愈心灵
诗意的隐喻亦是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
它是一种图像语言,结合了左脑的认知功能和右脑的想象能力,将深刻的人生体验用诗意的图像语言包裹起来,让一切具体可见。
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孩子让我重温了一次童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等等。相比较于深奥的分析解剖,隐喻能够更加直白地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催化探寻心理的过程,更好地完成人的心理体验。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医生会使用隐喻的方式与咨询者做有安全距离的沟通,避免触碰到对方的心理敏感点,引起对方强烈的情绪,但一样可以询问一些细节,如不易察觉的潜意识、对某段人际关系或对生活经验的看法与感受。
隐喻心疗既可以用来分析咨询者的世界观,理解他如何构建生活的意义,又能够在心理医生和咨询者之间达成共情,让咨询者的情绪借助图像化的语言从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情感、行为并不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标签,使其认识到“原来情绪不等于我、认知不等于我”,从而更加愿意改变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保护自己的创造性,给人生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可能。
比如说,对负面情绪做妥善的隐喻,可以提高咨询者的能动性——“高考很可怕,就像一个人举着枪,在今年夏天决定我的生死。而枪里的子弹可以是软木塞做的,会让人受点伤,但不会致命,或者‘我’想办法给自己购置一套防弹衣”……隐喻心疗让咨询者发觉自己是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可以采取很多办法应对负面情绪。从理解到识别,再到掌握应对情绪的方法,咨询工作得以一步步地展开。
在这本书里,作者就用海龟隐喻了人类的原始脑。
原始脑又叫爬虫脑。爬虫动物的大脑,是脑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 MacLean)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三体一位的大脑”假说。
他认为,人类大脑的发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分别为:爬行动物脑,具备了保护领土的能力,当遇到危险和压力时,会启动自动保护功能,也就是逃、打、僵住,当大脑僵住的时候,人也就没有了创造力;古哺乳动物脑,也叫情绪脑,具备了交流、互惠、育儿等能力;新哺乳动物脑,具备了认知能力,包括了语言理解、学习和记忆、推理和计划。总之,后者要比前者更加高级,更加精密,后者会不断地控制前者的冲动想法和行动,确保认知行为被有序地、适度地执行。
本书作者用诗意的隐喻、法式幽默,引领读者温柔地刺破幻想和假象,接受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从自我同情,到自我关爱,不断地对自己释放善意,走出心灵困境,活在当下,恢复生命的活力。
自恋、原生家庭、完美主义、焦虑型依恋、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作者将隐喻小故事与这些心理现象结合,引导读者不再对外界过度警觉,改变自己固有的控制欲和依赖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有弹性,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交关系。
这是一本颇有哲学韵味的心理学读物,欢迎你打开这本书。
欢迎你来到人间……
前言
当原始脑遇见精神分析师
一只焦虑不安的海龟去看精神分析师。它最大的恐惧是活不过百岁。它肚皮朝上地躺着,历数童年的遭际:“我还是个蛋的时候,我妈就把我遗弃在沙滩上。我在暗无天日的沙堆里被困了九十天,孤零零地破壳而出。刚刚孵化,我就得拼了命地往大海里跑,谁也不帮我一把,只能靠自己。在天上,海鸥和鹈鹕盘旋着,时刻准备俯冲下来拿我饱餐一顿。在地上,螃蟹虎视眈眈地蛰伏在石头或珊瑚丛后面,伺机猎杀我。终于下了水,可我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一只小小的龟只有一刻也不停地游,才能躲过海里的肉食者,尤其是鲨鱼……爸爸和妈妈究竟在哪儿呢?一定躲在大海深处的某个角落享清福吧?它们早就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它沉溺在自己的悲惨经历里,上了瘾一般地指责、控诉、怨恨着那素未谋面的父母,几乎要窒息。肝脏等器官挤压着它的肺,可它只顾着自怜自艾,丝毫没有察觉肚皮朝天地躺着有多危险。
几分钟之后,治疗师用一小截木棍儿和一块石子儿戳了戳他。海龟转过头来,惊疑地看着他。治疗师动动手肘,示意它接过木棍儿或者石子儿。海龟好奇地看着这两样东西,不解地望着治疗师的脸,憋了一肚子火,恼怒地撇着嘴问他:“你逗我玩呢?”治疗师没有回答,用眼神示意海龟看他手里的东西。直到这时,海龟才发现自己可以随便选一样当杠杆翻身。
原始大脑
当然不会有海龟去看精神分析师,你刚刚读到的只是隐喻!就像著名画家雷内·玛格利特的那幅名作《形象的反叛》,上面画了一支烟斗,下面写着:“这不是烟斗。”在这个海龟的故事下面,其实也写着:“这不是精神分析。”这是隐喻治疗,是一种很不错的心理治疗方式。
通常来说,进入隐喻世界的钥匙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隐喻一般只会给出一些信息,这样就够了。
言归正传,无论你惯用左脑——认知功能,还是惯用右脑——想象力,这本书绝对适合你。我会将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放在一起讨论,但先讲一些故事,让你借着故事去探究精神世界是如何正常运作的,又因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像海龟在潜意识里四处翻寻过去深埋的伤口时,就无法注意到当下的处境。它的肺受压迫,难以换气,却依旧无知无觉。记忆中的一幅幅画面牢牢攫住了它的注意力,阻止它开动脑筋想办法恢复四脚着地的姿势——这才是重中之重啊!治疗师非常聪明,他利用这个姿势给海龟制造了一个困境:难以爬行、游泳,动一下都难。海龟的注意力被过去所占据,就无法调动创造性去解决问题,也忘了去求助他人。
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就在当下。而这本书的内容会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这一点。祝你读得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