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錄
封面
各界推薦
序 言 為何我們需要平靜
第1章 平靜的反面
第2章 追求成就的焦慮
第3章 過勞方程式
第4章 貪多心態
第5章 生活中的刺激
第6章 戒斷刺激
第7章 選擇類比世界
第8章 平靜帶來更高生產力
第9章 平靜心
致謝
版權頁
序言 為何我們需要平靜
我原本沒有打算寫這本書。幾年前,我整個人陷入極度過勞的狀態,不久後我在大約一百人面前演講時突然焦慮症發作(我會在第1章分享這段故事),為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一頭栽進與平靜主題相關的科學研究:我仔細研讀期刊文章,和研究人員閒聊,把自己當成實驗對象,測試新學到的想法,盡可能讓內心平靜下來。
我靠著撰寫生產力相關的文章維生,我也真的很享受其中。但是,在我陷入過勞、焦慮的那段期間,有時我會覺得煩躁,有時又覺得缺乏安全感。如果我在採取自己提出的提升生產力策略時,感到筋疲力盡又焦慮,那麼當初我有什麼權利提出那些建議?想必我是遺漏了什麼。
幸好,在仔細閱讀研究報告之後,我發現一個和之前一直告訴自己完全不同的想法。最初我只是為了自我保護,但是很快我就轉為好奇。我發現,人們對於被稱之為平靜的心理狀態,其實有非常多誤解,甚至可以說是完全誤解。我們確實有責任處理焦慮這種與平靜相反的心理狀態,但是許多導致焦慮的因素被隱藏,因此很難被辨識,更不要說駕馭它。
我大概不是唯一一個覺得自己比以前還要焦慮的人。我在2022年寫了這本書,過去這兩年我們所有人都承受無比沉重的壓力。如果焦慮也悄悄地纏上你,你要知道,你並不孤單,也不該為此懲罰自己。有些焦慮(或壓力)來源很容易被辨識,例如全球疫情、戰爭新聞,或是要求特別苛刻的工作。但是,還有更多來源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或是顯而易見,包括我們將在這本書裡探討的許多焦慮來源,例如:我們被驅使著達成更多成就;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有太多隱形壓力來源被隱藏;我們經常沉溺於「超正常刺激」(superstimuli)*;我們在六大「過勞因素」的表現如何;我們個人的「刺激程度」(stimulation height)有多高;我們在數位與類比世界花費的時間有多大落差;甚至是包括我們吃了什麼、喝了什麼。這些焦慮來源都是我在尋求平靜的過程中,終將要面對的內心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