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邀请你,亲爱的读者,把这本书里提到的理论不断和自己的切身经验进行比较、核对并且提出质疑。人们会特别喜欢把读到的每个理论都内射成唯一正确的行为指南,并希望这样就能摆脱不安和恐惧的“幽灵”。
无论读者们从其他资深团体带领者那了解了多少有关格式塔的理论,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去付诸实践。至于哪种格式塔的团体干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效的,本书能够帮助你找到一些灵感。
首先,请读者现在回顾一下自己在团体带领方面的经验,这很重要。
你作为团体成员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你设身处地地接触团体成员的感受、需求和行为方式。
其次,亲爱的读者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带领了一辈子的那个团体的经验,我指的是带领自己的内心心理团体的经验。你会立刻发现自己的带领风格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让所有内心和身体的声音、图像和感觉都有机会表达出来;你是怎么样归类、结构化、处理冲突以及让自己有行为能力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是如何通过压抑、操纵、回避、自我折磨、采用独裁统治,或者使用放任不管的风格,来回避塑造自己的人生,逃避这个存在主义的责任的。本书的“内在督导”那一章描述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在我的格式塔团体带领者培训小组里,学员从一开始就有机会练习带领团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以教练的身份在一旁给予支持。让我惊讶的是,这个任务会让学员们很焦虑。他们似乎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纺金子的姑娘》那篇童话里那可怜的磨坊主女儿一样,因为她父亲在国王面前吹嘘她有把稻草变成黄金的能力,所以她现在就得用一堆稻草纺出黄金。
我认为只要人们不那么害怕国王,每个成年人本身都拥有带领团体的能力。害怕会做错事情,自己会出丑,或者暴露自己的无能,这种想法会让许多人迅速感到有压力,同时还会使自己产生这样的信念:我既没有知识也没有能力带领团体。本书的第一章“带领团体——从担心到更大把握”讲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清晰的结构以及有针对性的具体行为指令,帮助学员摆脱这种束手无策的情况,可以先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这也是结构性的练习这么受欢迎的原因。有一些作者专门研究这些结构性练习,格式塔团体中通常出现的仪式(比如感觉分享圈、反馈等)也属于结构性练习范畴。
有时候结构性的练习对团体成员来说也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团体工作刚开始和互相认识的阶段,这时候成员们处在前接触阶段,经常会感到害怕、紧张和陌生。
在“我们开始吧”这一章,我介绍了一种开始团体工作的方法。读者在附录里可以了解其他实验和团体活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