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新时代,新纪元,灵性资源,灵性资料,灵性书,灵性课,儒佛道)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第1章覺知死亡
正如針織時,以細線織完,人生亦如是。
~佛陀
對死亡留心(正念)很重要,也就是思索此生並非恆久。如果我們不能覺知死亡,就不能善用這個已經獲得的特殊人生;有了這個認知,我們才能成就重要的意旨,所以它是有意義的。
分析死亡,並不是為了讓我們產生恐懼,而是要感恩在這個珍貴的人生中,我們可以做許多重要的修行。與其被驚嚇,還不如思索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將喪失今生很好的修行機會,如此一來,思索死亡將會為修行帶來更多能量。
我們必須接受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過程,正如佛陀所說:
一個未觸及死亡之處
不存在
不在虛空,不在海洋
也不在山中
如果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當它實際到來時,也許就可以較輕鬆地面對。
當人內心深處知道死亡將發生,卻刻意避免去想,這並不妥當,而且會有反效果。同樣地,如果不能接受老年是生命的一部分,拒絕它、刻意不去想它,將會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當老年無法避免發生時,就很難接受它。
很多人身體上衰老,卻假裝很年輕。有時我碰見老朋友,像是一些美國議員,我稱呼他們「我的老朋友」,意思是我們彼此已經認識很久,並不一定是說生理上的老。但是有些人會斷然糾正我:「我們不老!我們是長期的朋友。」事實上他們的確老了,因為他們耳朵長出毛髮,這是老年的特徵之一,但是他們對老年不自在。這是愚笨的。
我常認為,人的壽命最長大約一百年,這和地球的壽命相比非常短暫。我們不該用這個短暫的生命製造他人任何痛苦,應該致力於有建設意義的活動,而非毀滅的事,至少不要傷害他人或為他人帶來麻煩。如此一來,我們在這地球上短暫的過客生涯就有意義。如果觀光客到某地短期參訪,卻製造了很多麻煩,這很愚蠢;如果他能在短暫的逗留中令他人快樂,就有智慧;繼續走向下一站時,就會感覺快樂。如果製造問題,即使在停留期間沒有遭遇困難,也會覺得這趟旅程毫無意義。
在一百年的壽命中,早期是孩童,最終是老年,在這兩段時期,人通常就像動物般,除了吃就是睡。而在這之間大約有六、七十年的時間,卻可以有意義地運用。正如佛陀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