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入的改善,一些过去想拥有但却无法拥有的东西都开始一一入手—— 原本家徒四壁的破旧住处, 开始被家庭剧院、音响、游乐器、新电脑等各种设备填满……
就在这个时候, 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在我还没有能力拥有那些东西时, 我觉得那好痛苦,认为只要能有更多钱、只要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定会感觉非常好…… 然而, 真实的情况是, 当我想要的东西一项一项进入我的生活当中,我却总是觉得“还好”而已。
我买到一个想要的东西, 当下会感觉很开心,但是过了三天、一星期之后,我总会想:“再来呢? 我还想要什么?”
有一次, 当我问自己“再来呢? ” 的时候, 我发现自己没有答案,在那当下我没有再想要什么。照理说, “没有想要什么” 应该表示我想要的东西都有了, 理论上我应该心满意足才对, 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心满意足的感觉, 反而慌张。
“ 怎么会这样?”我想。
有句话说: “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我不知道当时的我算不算准备好了,但是那位“老师” 真的就这么出现了。
不快乐的成功人士
就在我带着疑惑继续过日子时, 在因缘际会下,我听到一个人的有趣故事, 这个人叫做莱斯特雷文森—— 莱斯特可说是一个完全符合社会定义的“成功人士”。
他非常聪明,从小念书、 考试都轻松如意。读完大学、取得物理学位之后, 工作、经商都无往不利。他不缺钱、拥有“成功人士”该有的一切物质享受;他不缺友情, 有很多死党随时愿意为他两肋插刀; 他不缺亲情, 姊妹们时时关心他; 他也不缺爱情,很多女性朋友只要他开口,就愿意马上嫁给他……
然而,他很清楚知道, 自己非常、非常不快乐。
他是这么说的: “我的朋友们都对我说; ‘ 哇!你什么都有耶! ’ 但是,我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他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因此,开始用自己求学时受过的科学训练研究这个问题。他读心理学、哲学、逻辑学, 乃至于经济学等所有人类世界能找到的知识, 甚至直接求助于心理分析之父佛洛依德的同事, 但对方最后给他的结论却是: “ 有些人无法被帮助。”
他只能带着不快乐,继续他的人生。
这样的不快乐在他身上映照出各种疾病—— 溃疡、结石等想得到的疾病应有尽有。到了 1952 年他 42 岁时,第 2 次冠状动脉拴塞, 由于当时还没有气球扩张术或血管支架的技术,因此在病况稳定之后医生告诉他:“ 你的状况已经稳定, 我们已经帮不了什么了, 所以得让你出院回家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