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深刻認識一個人

(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錄

封面

出版者的話 大衛.布魯克斯的人生寫作:從理性到感性/王力行

第一部 我看見你

01 被看見的力量

02 視而不見

03 照亮者

04 陪伴

05 人是什麼?

06 對話技巧

07 好問題

第二部 我看到了 你的磨難

08 盲目是一種傳染病

09 艱難對話

10 如何幫助絕望的朋友

11 同理心的藝術

12 痛苦如何塑造了你?

第三部 我看到 你的力量

13  性格:你能帶來什麼樣的能量?

14 人生任務

15 人生故事

16 尋根

17 什麼是智慧?

01 被看見的力量

你看見我,照亮我,我就綻放如花。

如果你看過「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這部老電影,就知道猶太家庭有多麼溫暖、熱情,總是擁抱彼此、歡唱、跳舞、大笑,也一起抱頭痛哭。

但我來自另一種猶太家庭。

我成長的文化,一言以蔽之:「思維方式是猶太人,行為舉止像英國人。」我們家的人是拘謹、嚴肅的。我不是說,我童年很可憐──絕非如此。對我來說,家是一個刺激我成長的地方。在感恩節餐桌上,我們討論維多利亞時期的墓碑和乳糖不耐症的演化根源(我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是一個有愛的家庭,只是不會把愛表現出來。

於是,我變得有點冷淡、疏離。或許,這不教人意外。我四歲時,幼兒園的老師顯然曾對我父母說:「大衛有時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多半站在一邊,觀察他們。」不知這是天性使然,還是後天造成的,冷漠已成為我個性的一部分。上高中之後,我已在自己的腦子裡長住。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但在我把腦海中的思緒轉化為文字時,我覺得自己活力四射。高三那年,我曾想跟一個名叫柏妮絲的女孩約會。搜集情報之後,我發現她已心有所屬,想跟另一個男生約會。我很挫折。記得當時我對自己說:「她在想什麼?我文章寫得比那個傢伙好多了!」很有可能我是用一種比較狹隘的眼光,來看大多數人的社交生活。

後來,在我十八歲那年,哥倫比亞大學、衛斯理大學和布朗大學的招生人員決定我該去芝加哥大學。我愛我的母校,自從畢業至今,這所學校已變了很多。當時,那不是一個教我傾聽內心聲音的所在,因此我仍在情感冰河期,沒有破冰的跡象。關於芝加哥大學的描述,這句深得我心:「這是一所由浸信會支持、成立的大學,無神論教授在此教猶太學生聖多瑪斯.阿奎那(Saint ThomasAquinas)的思想。」學生依然穿著這種文字T:「這實際上行得通,但理論上說得過去嗎?」我就這樣走進這個充滿刺激、令人興奮的世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這裡,我竟然如魚得水。

如果你遇見大學畢業十年後的我,也許會覺得我是個討人喜歡的年輕人,開朗、有點拘謹──但莫測高深,讓人有「不知何許人也」之感,也很難了解別人。其實,我是個經驗老到的逃避專家。如果有人想親近我,我則善於跟他們的鞋子眼神交流,然後找藉口說,我有要事……現在非去一趟洗衣店不可。我明白,這不是待人接物之道。然而,只要有人想跟我互動,建立友誼的橋梁,我就尷尬萬分。其實,我打從內心渴望與人溝通,只是不知該說些什麼。

壓抑情感成了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預設模式。我認為,這是常見的原因造成的:對親密關係的恐懼;直覺警告我,如果我讓自己真情流露,我會不喜歡自己表現出來的情感;對脆弱的恐懼;社交能力低下。一個看似微不足道、愚蠢的小插曲象徵我這樣的壓抑人生。我是個超級棒球迷,雖然在現場看過數百場比賽,卻不曾在看台上撿過界外球。約莫十五年前,有一天我在巴爾的摩看球賽。一個打擊者揮棒,砰,球棒斷裂,除了握柄,整支球棒飛了出去,飛越選手席,掉落在我腳邊。我上身前傾,把球棒撿起來。在球賽能撿到球棒,要比撿到球難得一千倍!我應該狂喜的跳上跳下,像舉起獎杯那樣把球棒高高舉起,在空中揮舞,跟周圍的人擊掌,出現在超大螢幕上,當個幾秒鐘的名人。每個人都盯著我看,然而我只是把球棒放在腳邊,一動也不動的坐著,一臉木然。回想起這一刻,我想對自己大喊:「露出一點笑容吧!」但說到自發的表現情感,我就跟大白菜一樣,喜怒哀樂不形於色。

不過,人生總有辦法使你軟化。當了父親有如歷經一場情感革命。後來,我和任何成年人一樣,承受種種打擊:關係破裂,與人反目成仇,眾目睽睽下的失敗、丟臉,以及年歲漸增帶來的脆弱。了解自己的脆弱,對我來說是件好事,我因而開始正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

另一件小事則象徵我開始踏上人生的蛻變之旅,漸漸成為一個圓滿、成熟的人。由於我是評論員,有時會受邀上電視跟其他人一起討論。通常,一起上節目的是來自華盛頓智庫的專家。你可以想見,他們不但能言善辯,而且講得慷慨激昂,比方就財政政策展開唇槍舌戰。(正如記者梅格.葛林菲德〔MegGreenfield〕所言,華盛頓不是充斥把貓塞進烘衣機的野孩子,而是有一大堆喜歡告發別人的孩子,說有人把貓塞進烘衣機。)有一天,我應邀參加紐約公共劇院的小組討論會。饒舌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即將在這裡演出。我以為,我們要討論的是藝術在公眾生活的作用。參與討論的有女星安.海瑟薇,還有文化修養很高、精於小丑表演的喜劇演員比爾.歐文等人。這種討論會和華盛頓智庫名嘴的政論節目大異其趣。在後台,討論會開始之前,我們互相打氣,聚在一起,來一個大大的集體擁抱。我們帶著革命情感和使命感邁向舞台。海瑟薇還唱了一首動人的歌曲。工作人員在舞台上擺了面紙,以免有人克制不住淚水。其他參與討論的人也激動起來,熱情的談到自己被某些藝術作品或戲劇打動、改變的神奇時刻。就連我也開始吐露真情!就像我的偶像十八世紀英國作家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所言,這就像看海象滑冰──雖然姿態笨拙,但你還是因為親眼看到這個難得一見的奇景大受感動。這次討論會結束後,我們又集體擁抱,慶祝大功告成。我心想:「太棒了!我以後一定要多跟戲劇界的人來往。」我發誓,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沒錯,一場小組討論會改變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