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轻清,常充盈而流转。地气重浊,实凝固而安贞。
吕真人曰:天气轻清者何?气即灵阳之活泼流动,无微不入,无时间断,谓之充盈流转。在人亦不过一点灵阳之气,充溢于周身耳。地气重浊者何?乃阴气也。柔气下凝,必得阳气之交而发育。所以孤阴不生,天地交而为泰。凝固安贞者,阴之气主乎静,而独凝于下,观水之润下便明。贞者正也,与邪杂之气不同也。在人则阴海主静,而发生亦与邪杂不同焉。
人禀三才之末,身具百脉之关。上则符天,下则符地。
吕真人曰:人禀三才之末者,浅言之,则天地人为三才,人居其末也,深言之,则人禀受乎精气神,末者至始至终之意,即作一全字解。身具百脉之关者,乃人身中内具三关,即三焦也,而百窍之脉推本乎此。上则符天者,浅言之,则头圆象天,深言之,则头有九宫,犹之乎九天。精气神三者发而上冲头顶,所以有百会一穴,犹之乎宗动之处于极高也。下则符地者,浅言之,则足方象地,深言之,则下部幽关命门尾闾等窍,皆下凝,阴气往来之所。天气原下降,地气则上升。阴中有真阳,阳发则带水上朝,所以津液灌于上部,而遂布散于四肢百骸。合天地之妙用,谓之符不亦宜乎!
天有晷度,人之脉窍同其源。地有山河,人之脉络合其妙。
吕真人曰:天之晷度者,乃周天度数,左旋而右转,日夜不息,缠度次舍,无所乖违。此动机,实妙机。人之脉亦合乎周天,旋转而不滞。窍者,即天之缠度次舍也。谓之同源,同乎不同。地有山河,则止蓄流通,高下起伏,此地之脉也。人之脉,亦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起伏根源,充周无碍,实契于地脉。谓之合妙,合乎不合。
三百六十,无非脉之贯通。八万四千,尽是脉之穿透。
吕真人曰:三百六十者,何也?此乃人周身之骨节,一人如是,人人皆如是,无多无少,而脉之周流不滞,脉动即气行,节节相通,初无隔碍,其贯通何如也。八万四千者,何也?乃人通身毛窍也。人之气脉,即有其发源,即有其布散。脉从气生,气随脉行,从肉理而透毛窍。试观人劳动则谷气生,谷气带津流布,从毛窍出而为汗,即此便可明。而八万四千,亦合天之小会次。所以人禀乎天,人人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