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新时代,新纪元,灵性资源,灵性资料,灵性书,灵性课,儒佛道)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我開始拜訪一些天才輩出的小地方。1旅程起點是莫斯科一個簡陋的網球場,接下來我在十四個月內,去了巴西聖保羅的足球場、德州達拉斯的聲樂工作室、加州聖荷西市區的學校、紐約州阿迪朗達克斯山區一個簡陋的音樂學校、加勒比海一個熱愛棒球的小島,還有其他幾個大量出現傑出人才的寒酸小地方,有個朋友稱這些地方是「雞窩裡的哈佛」。
這段旅程對我來說有幾個挑戰,首先是要盡可能以合乎邏輯(也就是:並非無厘頭)的方式對我太太與四個小孩解釋。所以我決定把這趟旅行塑造為「大遠征」,有點像十九世紀博物學家那樣的探險。我直接把它比擬為達爾文的小獵犬號之旅,我巧妙地說明了這些偏遠的小地方如何像培養皿一樣,擴增更大量的典範與舉足輕重的人物。這番解釋似乎說得通(至少暫時可以)。
當時我無意間聽到十歲女兒凱蒂耐心地對妹妹解釋:「爸爸要去尋寶,就像在生日派對裡面玩的那樣。」
尋寶遊戲,生日派對──老實說,相去不遠。我拜訪了九個天才產地,南轅北轍,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的存在不像是真的。從統計來看,這九個天才產地是天方夜譚,就像天底下不會有一隻大聲吼叫、還統治森林的老鼠一樣。但怎麼會這樣?
第一個線索以料想不到的模式出現。起初拜訪這些天才產地,我以為會目眩神迷。我以為會目睹世界級的速度、力量、優美。這些期待大半都實現了,甚至還超乎我的期待。身處在這些天才產地,我覺得就像站在一群奔跑的鹿群當中,每件事物都比一般日常更快速、更流暢。(我的自尊心先前從來沒有真的面臨考驗,直到在網球場上被一個八歲小孩藐視。)
不過,這只是一半的情況而已。至於另一半情況,我目睹到截然不同的景象。緩慢又斷斷續續的掙扎,頗像在克萊瑞莎的影片中看到的那樣。就好像這群鹿突然碰到一片結冰的山坡,猛然急停,觀望、仔細思考、再踩下一步。所謂進步,變成數次小失敗、規律性的修修補補,此外還有:表情都一樣。他們那種瞇著眼睛的緊繃神情,看起來真的好像克林.伊斯威特。(我知道這個比喻聽起來很怪。)
十一歲的布尼歐,在巴西聖保羅的水泥操場上,練習一招新的足球動作。他慢慢移動,感受那顆球在自己那雙廉價球鞋下滾動。他正在努力學「牛尾巴」這個控球動作,先用足外側輕撥球,然後腳迅速繞過球,再以足內側將球踢往另一腳方向。這個動作如果做得好,旁觀的人會以為,這個球員是不是在球上綁了一條橡皮筋。我們第一次看布尼歐嘗試這個動作時,他失敗了,接著他停下來思考。他又做了一次,這次比較慢,但又失敗──球滑走了。他再次停下來思考。這次他做得更慢了,把這個動作拆解成幾個小部分:這樣、這樣、那樣。他緊繃著臉,眼神專注到出神。接著,突然豁然開朗:他開始能準確地完成這個動作。
二十四歲的珍妮,在達拉斯一間狹小的聲樂教室裡,練習流行樂曲〈沒時間了〉副歌。她試著唱好這首歌曲的精采結尾,唱到time這個字時會走音。她試唱、走音、停下來、思考,接著速度放慢再唱一次。每次唱錯一個音階,就停下來重新開始,或是從唱錯的地方開始。珍妮唱唱停停、停停唱唱。接著,幾個片段連接到位,突然就唱對了。珍妮練唱到第六次,完美唱出這個小節。
看到有人的練習成效很好時,我們通常會用「意志力」「集中精神」「專注」之類的字眼來形容。但是這些字眼不完全貼切,因為它們並沒有捕捉到過程中猶如冰攀活動的特殊性。天才產地裡的人所做的活動,乍看之下很奇特又令人驚訝。他們會主動去找陡滑的冰壁,像克萊瑞莎那樣,刻意在能力的極限下練習,這樣當然會搞砸。但是,搞砸卻使他們更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
試圖描述巴西足球員的集體才華,就像試圖描述重力法則一樣。你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五次世界盃冠軍、每年被歐洲職業足球俱樂部簽下的年輕天才足球員,多達九百多人。你也可以用人名來描述:一連串超凡的足球巨星──比利、奇哥、蘇格拉底、羅馬里歐、大羅納度、儒尼尼奧、羅比尼奧、小羅納度、卡卡等等,這些人稱為「世界最佳球員」當之無愧。不過,用數字或用人名來描述,都不能捕捉到巴西足球天才的威力。你必須去感覺。全世界的球迷每天都會目睹這個典型場景:一個巴西球員被對方球員團團圍住,他毫無選擇,沒有空間、沒有希望。接著這個巴西球員一個跳舞般的迅速動作──假動作、輕彈、猛然加速,瞬間突破防守,對方一堆球員全都纏在一起,而巴西球員就像泰然自若走下一班擁擠的公車。巴西這個國家每天都做出極度困難、極度不可能的事:在這個世界為之瘋狂的球賽中,持續培養出球技精湛的球員,比例高得不尋常。
對於這種天才高度集中的現象,最老掉牙的解釋是基因和環境,也就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培養。以這種思考方式,巴西確實很棒,因為它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宜人的氣候,對足球深深熱愛,一億九千萬人口的基因組成多元,其中四○%極度貧窮,渴望透過這項「美好的運動」翻身。把所有因素加起來──成了!你得到一個製造足球大國的理想工廠。
但是,這種解釋有個小問題:巴西並非一直是傑出足球球員的製造廠。在一九四○、五○年代,氣候、熱情、貧窮這三項因素都有,但是這座理想工廠取得的結果並不突出,從來沒拿過世界盃冠軍,連續四次無法打敗當時的足球大國匈牙利,也很少出現後來廣為人知的華麗即興球技。直到一九五八年瑞典的世界盃上,今日世人認識的巴西足球才真正出現,當年的巴西隊以年僅十七歲的比利為主力。2萬一接下來十年,巴西足球失去它在這項運動的崇高地位(就像當時的匈牙利居然慘敗那樣),那麼我們無從回應「巴西是獨特的」這項說法,只能聳聳肩、慶祝下一個新冠軍,而這個新冠軍必定也會具備一套自己的特色。
所以,到底巴西為什麼會培育出這麼多優秀的球員?
答案令人驚訝。巴西之所以誕生這麼多優秀球員,是因為從一九五○年代開始,採用一種特殊訓練方式。他們用一種特殊方法來增進運球技巧,運球速度可以比世界任何國家都快。他們就像一整個國家都是克萊瑞莎,找出一個方法來加快學習速度。他們也和克萊瑞莎一樣,對此渾然不覺。我把這種訓練稱為「深度練習」。接著我們會看到,深度練習不只適用於足球。了解深度練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實作。請花幾秒鐘讀過【圖表1-1】的A、B欄,每一欄都用同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