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象有一天你会去接受,完全地接受你所呈现的样子?如果你能想象,那为什么你不现在就这么做?为什么等待?为了谁?为了什么?我接受了我自己,而就在那个接受的当下,所有的问题消失了。我没有变得完美,但我开始享受我的不完美。没有任何人曾经变得完美——因为变得完美的意思就是完全地死去。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没有停止过: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一直在走着……走着……它不会停止。
所以,唯一让你脱离这些所谓的问题的方法,就是接受你生命此刻所呈现的样子,就是这样,欣喜地在里面享受。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更加喜乐,因为它来自这个片刻;再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更加、更加喜乐,因为,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会不停地积累。你变得喜乐并不是因为你改善了,而是因为你活在当下!
前言
说“是”,能改变你的生命。
它是你对待生命的质量。
因为,对生命说“是”,对生命中遭遇到的任何状况说“是”,就是和生命一起流动。
对生命说“不”,希望事情和事实不一样,那是斗争,是挣扎,是活在地狱里。
单纯但又千真万确。
对头脑而言这太简单了,它会说:“跟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法相比,我的问题实在复杂得多。”
然而这本书并不是给头脑的。是的,有许多事情,你的头脑会喜欢设法去搞清楚,但基本上,这本书的目的并非为了给你的头脑增加“知识”。这是给你的,这本书的目的是触碰你内在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知道生命里头一定有着更多、更多超越你头脑所能理解的东西。
这本书鼓励你去体验,踏出那被你头脑所局限的安乐窝去冒险,去体验那个让你一直怀疑的部分——你远远多于你的头脑。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你和你生命中的各个方向和层面一一连接起来,帮助你去体验它们,这些方向和层面远远超出你的头脑领域。
头脑和制约
我们通常都生活在头脑里面。头脑是我们的知识仓库,我们需要这个部分去分析、计算、比较,这个部分使我们变得逻辑化、理性、有效率和聪明。它是大脑的一部分,是思想的居所。
头脑对我们很重要,事实上,它已经重要到我们所有的教育全面性地集中发展在它上面。它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我们义无反顾地相信我们就是思想,不是吗?
头脑也满载着我们在不经意间得到的零碎数据,包括从孩提时代便开始积聚的关于对错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和不该如何。
这些我们无意间从他人身上得来的概念、信念、价值观和偏见,并非来自我们自己本身的经验,在本书中我称之为“制约”(conditioning)。
这个制约,被我们的无意识头脑操控,它在每一个我们不易察觉的层面上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也影响着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以及我们对人物和情境的感受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