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对生命说是

全球灵学社群(心疗愈,心觉醒,老灵魂,修行求道,指引社,超心理学,超成功学,神学),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线上灵性分享会(入微信群)会员399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序言

生命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它不但神秘,而且还是一种享受。

问题是你自己创造的,因为你害怕去享受生命,你也就害怕去活出生命。问题给你提供了一种保护,让你反对生命、反对欢乐、反对爱。你会对自己说:“我怎能快乐?我有这么多的问题,我怎能欢乐?我有这么多问题,我怎能爱一个男人或女人?我有这么多问题,我怎能跳舞和唱歌?不可能的!”你会找出不去唱、不去跳的理由,你的问题让你有机会去逃避。

看透这些问题,你将发现它们是虚构的。

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认为它是真实的,我会告诉你这没有问题。为什么我说它没有问题?因为当你认为它不存在的时候,问题就会消失。你对你的问题说“这不是问题”的时候,你停止了给它能量,你接受了它!你接受了问题的瞬间,它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你拒绝它。当你对它说它不应该如此,它应该是……那么问题将会变得更有力量。

这就是我总是说“没有问题”的原因。人们带着他们的重大问题来到我面前,而我说:“没问题的,这很好,你接受它。你要做的就是接受和爱你自己。”我很清楚奥南朵会说:“这是疯狂的,你一直在说:‘那很好……那没有问题。只要……!’如果你再说这个词,我将会尖叫!”

对问题的尖叫,其实就是你对整个生命的尖叫,再多的尖叫也没有意义,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你没有做过任何其他的事情。无论是大声的尖叫,还是内心的尖叫对你都没有帮助。你可以尖叫,但这无济于事。

尝试着去理解而不是尖叫,尝试着去了解我在告诉你什么。我所告诉你的不是理论——而是真相,我会这样说是因为在这方面我很了解。如果它发生在我身上没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它不能发生在你身上呢?接受这个挑战,我和你们一样只是普通人,我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神奇力量。

我非常普通,就和你一样。我们之间的分别是你不对你自己说没问题,而我对我自己说完全没问题——这是唯一的区别。你不断地尝试改善你自己,而我没有尝试改善我自己。我说:“不圆满是生命的形式。”你试图去变得完美而我接受我的不完美,这是唯一的区别。

所以我没有任何问题。当你能够接受你的不完美,问题还能从哪里来?无论发生什么,你说:“这没有问题。”那么问题还能从哪里来?如果接受局限,那么问题还能从哪里来?问题发生在于你不接受,你不能接受这样子的你,于是问题来了。你决不能接受这样子的你,所以问题一直存在。

你有没有想象有一天你会去接受,完全地接受你所呈现的样子?如果你能想象,那为什么你不现在就这么做?为什么等待?为了谁?为了什么?我接受了我自己,而就在那个接受的当下,所有的问题消失了。我没有变得完美,但我开始享受我的不完美。没有任何人曾经变得完美——因为变得完美的意思就是完全地死去。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没有停止过: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一直在走着……走着……它不会停止。

所以,唯一让你脱离这些所谓的问题的方法,就是接受你生命此刻所呈现的样子,就是这样,欣喜地在里面享受。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更加喜乐,因为它来自这个片刻;再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更加、更加喜乐,因为,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会不停地积累。你变得喜乐并不是因为你改善了,而是因为你活在当下!

前言

说“是”,能改变你的生命。

它是你对待生命的质量。

因为,对生命说“是”,对生命中遭遇到的任何状况说“是”,就是和生命一起流动。

对生命说“不”,希望事情和事实不一样,那是斗争,是挣扎,是活在地狱里。

单纯但又千真万确。

对头脑而言这太简单了,它会说:“跟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法相比,我的问题实在复杂得多。”

然而这本书并不是给头脑的。是的,有许多事情,你的头脑会喜欢设法去搞清楚,但基本上,这本书的目的并非为了给你的头脑增加“知识”。这是给你的,这本书的目的是触碰你内在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知道生命里头一定有着更多、更多超越你头脑所能理解的东西。

这本书鼓励你去体验,踏出那被你头脑所局限的安乐窝去冒险,去体验那个让你一直怀疑的部分——你远远多于你的头脑。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你和你生命中的各个方向和层面一一连接起来,帮助你去体验它们,这些方向和层面远远超出你的头脑领域。

头脑和制约

我们通常都生活在头脑里面。头脑是我们的知识仓库,我们需要这个部分去分析、计算、比较,这个部分使我们变得逻辑化、理性、有效率和聪明。它是大脑的一部分,是思想的居所。

头脑对我们很重要,事实上,它已经重要到我们所有的教育全面性地集中发展在它上面。它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我们义无反顾地相信我们就是思想,不是吗?

头脑也满载着我们在不经意间得到的零碎数据,包括从孩提时代便开始积聚的关于对错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和不该如何。

这些我们无意间从他人身上得来的概念、信念、价值观和偏见,并非来自我们自己本身的经验,在本书中我称之为“制约”(conditioning)。

这个制约,被我们的无意识头脑操控,它在每一个我们不易察觉的层面上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也影响着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以及我们对人物和情境的感受与反应。

我们通常不会付出太多的关注——我们只是让头脑掌控,认为每一个我们所流露出的机械式判断、反应和情绪就是我们本身,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我们绝少会停下来问问自己,它们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本质。

头脑也是“自我”的居所,自我其实就是我们把所有关于我们是谁的信息收集结合形成的观念。这观念构成了我们的身份、我们的想法,我们期望别人怎样看待我们以及我们以什么形象呈现。

我们是如此地认同我们的头脑,差不多把它视为我们的生命一样,因此了解头脑怎样运作对我们将很有帮助。

头脑是一个优秀的工具,它精于分析,把数据一小块一小块地分割得支离破碎,再一块块地互相比较和对照。好与坏、较高与较低、较明与较暗、昼与夜……这就是头脑的天赋,它拥有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它擅于与客观世界周旋。

然而,生活中许多主观经验在“整体”质量之上,就如听音乐、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做爱、身处大自然、享受一顿大餐。感恩这些美好和不可思议的片刻,我们需要以一种接受的态度,凭借我们的感官去面对整体经验。假如我们以头脑去体验这些美好事物,头脑只会把它们分解成碎片,我们将会错过整个美好时刻。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用餐的时候去计算放置在你面前美食的卡路里,去分析其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甚至与之前一顿饭做比较,你怎能享受这一顿美味大餐呢?你吃着食物,但是你不“在”你的舌头和鼻子上,你“在”你的思潮里面,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验。以头脑经历一席盛宴,就好像使用声谱分析仪去聆听音乐。

头脑总是阻碍我们的感官体验。你可能跟一位朋友在某个乡村行走,却谈论着另一个地方、另一种情境、另一些人。你看着大自然,但是你不“在”你的眼睛、耳朵和鼻子里,你“在”你的思想与谈论里面,所以你无法以感官去体验你身边的自然景物,因为你在思想里面,于是你错过了神奇的片刻。就算是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也在思想,我们被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所抓住。我们极少投入单纯的感官经验里面,而一旦经验过它,我们将会知道那个差别。

头脑无法平静地放松在喜悦的片刻里面。它无法安静下来,它会以言语把你抽离当下的体验。甚至当我们评论一些美好的事物时,也意味着我们把它与曾经有过的经验作比较。因此,尽管头脑有助于理解客观事物,它却不是体验主观事物的最好工具,更确切地说,头脑明显地不足以引领我们活出“完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