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ver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very successful people say‘no'to almost everything.
——Warren Buffett
成功的人和非常成功的人之间的区别在于,非常成功的人懂得拒绝。
——沃伦·巴菲特
认识到天赋、资源还有时机的重要性后,你根据这三个因素可以做出一些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很多人在多年以后会为当初因为种种原因做错的选择追悔莫及,然而沉没成本已经投进去了,于是很多人最后都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况。
举个例子,我第一个项目是做智能手表。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自己一厢情愿,相信很多想创业者都和我一样,项目那么多,偏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但不擅长的,那么苦就自己吃吧。我在硬件方面完全没有优势,不熟悉供应链,不熟悉研发,明明知道很多硬件大佬都被坑了,自己还要往里跳。除了“不自量力”以外再没有别的词来形容。
回想当初,很多人都劝过我不要做智能手表。一方面是时机不好,产品较弱,另一方面是因为背景实在太不相关。后来我反思,如果这件事是资源驱动的,而你恰好没有资源,或者找到资源的成本比你的对手高得多,那最好慎重选择。而选择你擅长的、感兴趣的、符合社会整体趋势的事情,才是杠杆率最高的。
☆认识到做功和做无用功是两个概念
有四个人,都要从A点去B点。
第一个人选择了理想中最快的途径,一开始就知道路该怎么走。
第二个人在开头稍微探索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方向。
第三个人从头到尾都在各种折腾,乱跑,找不到方向。
第四个人不管多费劲儿多努力都跑不到终点。
见过太多第四种类型的人,勤奋、拼命,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达不到目的。一开始就不知道往下一站最快的路是什么,拼了命地在原地奔跑。一边用天道酬勤鼓励自己,一边还要抱怨努力得不到回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做功和做无用功是两个概念,不要以为你在努力,其实你是在浪费时间而已。高效的人用20%的努力取得80%的结果,低效的人用80%的努力取得20%的结果。
思考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是否有效,这比闷头学闷头干活重要得多。因为,早年各种“学习的革命”和某些成功学的东西影响太不好,导致很多人以为学习方法或者工作方法是所谓“奇技淫巧”而拒绝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一种思维误区。
举个例子,我最开始考托福的时候进书店随便买了一本托福词汇书,然后开始按照中小学背单词那样的方法背。背了3列之后我就筋疲力尽再也不想背了。想当初如果闷头坚持背下去,不仅花费时间长,自己学得苦,而且背到最后一列时就有可能把前面半本书都忘了。后来我看了《17天搞定GRE词汇》,两周就解决了那一本单词书。举的这个例子应该有很多人都跟我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