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灵学社群(身心灵,新时代,新纪元,灵性资源,灵性资料,灵性书,灵性课,儒佛道),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线上灵性分享会(入微信群)会员399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學佛,為什麼要會誦經?學佛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跟佛陀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陀」一詞是梵語Buddha的音譯,經常簡稱為「佛」。佛陀意指證悟宇宙真理、解脫煩惱的人或那種美好的狀態,任何人都有機會達到那個境界,你我都一樣。學佛就是練習達到那個美好境界的過程,跟著佛陀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陀的智慧境界是非常神聖奇妙的,那個境態是已經領悟宇宙終極真理,這個真理在佛教稱之為「實相般若」(prajna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uality)。
實相般若包含「實相」與「般若」兩個詞,初看似乎是複雜艱澀的字詞,但千萬別被這兩個名詞嚇到,其實它們一點都不難理解。「實相」一詞簡單說是宇宙真理,是宇宙自然法則的真實相貌。而「般若」是印度梵語中智慧(prajna)的音譯,念成「波惹」。般若不是一般聰明才智的智慧,在印度梵語的原始意義是「最高境界的智慧」。
般若是最高境界的智慧,無法用邏輯思維來理解,所以它是超乎人類語言文字所能描繪的智慧(wisdom)。中文裡,經常多一個奇妙的「妙」字來與一般的智慧區隔,稱為「微妙的甚深智慧」。
實相般若是超越二元對立的圓滿智慧
實相是宇宙真理的真實相貌,般若是超乎人類語言文字所能描繪的智慧。實相般若所代表的真理指的是「圓滿的智識」,不同於一般事理的邏輯理解或辨識能力。既然是超越邏輯判斷,實相般若也就是超越二元對立,超越是非、善惡、對錯……等世俗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智慧。
擁有妙智慧才可體證一切現象的真實性,但這可不是以人類思維的角度所看到的宇宙萬物。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是我們所知在這個世界上達到這種狀態的聖者之一,當然還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優秀聖者也已經達到了。
學習如何探索智慧,在生命中遠離煩惱
為何要學佛?世界上有美好的事物,但令人痛苦煩惱的事總是存在,而且很可能經常發生在我們周遭,這是生命真實的面貌。即使是一位秉持著樂觀正面態度的人,人生中痛苦煩惱的事仍不曾遠離。學佛的目的就是追尋宇宙真理,達到沒有煩惱的狀態,而「解除煩惱」是這個意識層面的高階目標之一。
如果更直接來看佛教思想的影響,學佛是深入到「身、心、靈」三個層次的智慧學習。「身」是肉體的組織器官,「心」是大腦開發出來的人體潛能,「靈」就是人體潛藏的智慧能量,再加上宇宙純淨的智慧能量。學佛是探索這三個層次的不同境態,如果能夠讓這三個層面維持在美好的狀態,就可以遠離煩惱,達到離苦得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