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推荐序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文/海涛法师(生命电视台台长)
能为心师,则得安乐。
在《宝云经》里,除盖障菩萨问佛陀: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快乐?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方法如何,倒是要菩萨先去思考心的状态、作用与功能。
对於心的状态,凡夫的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今天喜欢着某人,改天也许就不喜欢了;过去肯花时间等候的甜甜圈,没有新鲜感後就不再愿意排队;明明现在感到新奇、有趣的事,过没多久就又觉得了无新意、枯燥乏味。面对随时都可能改变的人心和事物,我们却常在当下坚持要强做主宰。如此的心,使得我们的认识错谬、颠倒。不仅如此,心念的活动就像下雨—样,一滴接着一滴,没有间断,光是观察这些念头就十分累人,何况是在生活上去跟着它跑、跟着它转呢?
不受控制的心,其造作的结果使我们产生负面的心态,进而制造许多不善的业,让我们的来世沦落到恶劣的环境。那样的处境没有多少思考的空间,只会使得修行更加困难。狂放不羁、随时跟着环境而转的心,对我们实在没有任何好处。有些人执着於外在物慾的追求,却失去了心的自由和安宁,实在是非常不值得的事!如果能善加控制自己的心念,这颗听话的「好」心就可以帮我们很多忙,让我们即使生活困顿,仍然能拥有自在的心情,享受人生中的闲情逸致。唯有停止制造心灵垃圾,才能避免一大堆麻烦,带给我们真正的喜悦!要获得安乐,就必须从心出发。
佛陀「不随於心,能为心师」的教导,传承千百年至今,一直是修行者努力修学的准则。在当代能够统御心,而有所成就的法师里,咏给·明就仁波切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仁波切不仅是一位心师——心灵导师,在本书里也告诉我们如何训练自己成为「心师」——心的主人。
作者依据传统根、道、果的修行次第来编排此书。「根」篇,从认识「心」开始,提供了一些欧美心智科学研究的成果,帮助我们从不同於传统佛法的角度,来深入认识心的作用。由於仁波切是实修出身,因此在叙述抽像概念和理论之余,也让我们练习观察心是如何自然单纯地呈现其本来面目。这是空性的体验,是大手印(Mahamudra)梵文,也译为「大印」。教法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