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编者序
用一双眼看透一切人
作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其文治武功都堪称震古烁今,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伟人毛泽东曾认真研读过曾国藩的许多著作,对其成功事业深为敬服,对其文章品格也真诚仰慕。他一生多次提及曾氏,如25岁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1]
34岁时说:“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77岁时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2]
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正如国学大师章炳麟的评价一样,曾氏一生毁誉参半:挽狂澜于既倒,镇压太平天国,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主张富国强兵,被誉为“洋务运动先驱”;他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桃李满天下,有“德比诸葛,功过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他一生不爱财,不怕死,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但他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又被世人喻为刽子手、曾剃头、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又被骂为汉奸、卖国贼……?
站在不同的立场,对曾国藩的评价当然会有对立的观点,但也有众口一词之处:那就是肯定他卓越的识人用人术。曾氏统帅湘军,战功卓著,其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便是对人才的重视。他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在人才问题上,他敢于走出传统,确立了与时代相吻合的人才观,主张摒弃崇尚“义理”、鄙薄“技艺”的思想,倡导“师夷之长技”新观念,成为西学东渐的先驱。为安内御外,他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致力于实用人才的培养。
曾国藩有一句座右铭: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他十分注意网罗和培植各类人才,其幕府享有“神州第一幕府”的称号。到过太平天国的容闳在描绘湘军大营人才盛况时说:“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幕府80余人中,后来位至总督、巡抚、尚书等二品以上大员的就达三十人,如李鸿章、李翰章、左宗棠、刘蓉、唐训方、彭玉麟、钱应溥、沈葆桢、丁日昌等。幕府还孕育了一批外交人员,如先后出使英、法、比、意的大使薛福成,出使英国的公使郭嵩焘,出使西班牙、德国的参赞黎庶昌等。一些知名的科技人员,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等,也被延入麾下。曾国藩识别、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曾国藩善于“以相取人”。《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其得意门生李鸿章称颂说:“知人之鉴,并世无伦。”甚至连对手石达开也承认:“公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画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曾国藩很大程度上摒弃了相学中的神秘主义和江湖色彩,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特别强调人的精神和气质。他通过多年实践,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完成了一部鉴人专著《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集中国历代相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相术流派中“书房派”的代表作。《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用否。《蒋氏王朝兴衰史》说:“凡有重要人事安排,他必先招榜上有名者,观察其相貌气色,然后再做选用与否的决定。其相人之法得自曾国藩学说之处甚多。曾国藩著有《冰鉴》一书,是谈气观相的一代宗师。据说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冰鉴》一书曾被指定为学生重要参考书籍。”
《冰鉴》原文虽只有寥寥的2269字,但在考辨人才上,颇有实用价值,也有着一定的科学性,是人力资源中国化、本土化的适用教材,对政府、军队、企业等各级领导者识别、储备、选拔、培养人才大有帮助。
不过,对于《冰鉴》,现代人读起来颇为吃力,更难懂的是书里讲述“神骨”、“情态”、“容貌”等好坏的标准。如什么样的骨相、面相算是好相,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又如曾氏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尽在语言中”,究竟蕴含着哪些宝贵的信息?
关于绝世奇书《冰鉴》的研究、论争,已持续了百余年。无论是对于《冰鉴》本身,还是对于独树一帜的曾氏绝学,我们都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来征服它。本书力图通过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解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让读者轻松读懂《冰鉴》,全方位地解读曾国藩识人、用人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