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在科学发展史中,标本采集者的出现早于动物学家,却晚于自然神学家和魔术家。根据《动物寓言集》1诸位作者的意见,蚂蚁是勤奋的化身,美洲豹令人甚为惊讶地成为了基督的象征,臭鼬则是耸人听闻的纵欲狂。这种研究动物的态度后来自然被标本采集者舍弃了。但是,标本采集者不过是一个初级意义上的生理学者、生态学者或动物行为学者,主要关心的是调查统计,还有猎捕、杀戮、剥皮以及描绘所能染指的动物,越多越好。
我们的心智正如百年前的地球,仍然有黑暗至极的非洲、未在地图上标注的婆罗洲2和亚马逊盆地3。谈到这些地方的动物种群,人类尚不能称自己为动物学家,只不过是博物学家和标本采集者;虽然叫人遗憾,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并且充分利用它。不管工作层次何等低下,标本采集工作必须要去做,直到我们能够进行到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分类、分析、实验,以及创设理论。
居住于我们心灵较深之处的那些生物,自然不可能是像长颈鹿、鸭嘴兽之类的动物;然而,心灵较深之处却真实存在一些东西,人们已经观察到它们,任何人如果想诚实地探究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对这些东西就不能视而不见。
谈论精神性事件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从人类更为熟悉的物质宇宙中提取一些比喻,再曲折地予以表达。假设我用了地理学、动物学的暗喻,那绝非仅仅因为我对生动的语言情有独钟而玩弄文字,而是因为这样的暗喻非常有力地表达出了在心智深处的大陆上,那本质上的“他性”的存在,以及其上“居民”那纯粹的自治和自足。一个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人意识,或许我会称之为“旧世界”;二是与这“旧世界”隔海4相望的众多“新世界”。这些“新世界”包括:并非太过遥远的弗吉尼亚州和卡罗莱纳州(它们位于个人的潜意识和生魂5之中);广大的中西部(它位于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充满象征性的植物群,寄居其上的部落有着丰富的原型;再越过另一个更辽阔的大海,则还有一个“幻象经验”的世界(它位于个人日常意识的对跖点)。
倘若你前往新南威尔士州6,你将发现有袋类动物们在乡下雀跃前进。倘若你前往人类自我意识的对跖点,你将遭遇到所有奇异的生物,其怪异程度至少等同于袋鼠。正如袋鼠不是你创造的,这些奇异的生物也不是你创造的,它们完全独立自主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要想去控制它们,你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四周望望,看看这片等同于澳大利亚的精神国土上的奇异风景。
有些人一生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对跖点,另外一些人偶尔会光顾其对跖点,还有一些人(但是他们的数量很少)在其对跖点上来去自如。对于那些研究心智的博物学家和心理样本的采集者来说,首先要发现某种安全、容易、可靠的运输方式,可以将研究者和其他人从“旧世界”运送到“新世界”,从遍布着人人熟悉的奶牛、马匹的大陆运送到满是奇异袋鼠和鸭嘴兽的大陆。
方法有两种。虽无一种是完美的,但对于那些知道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人来说,两者都足够可靠、容易、安全。第一种方法,依赖化学药品(不管是麦司卡林还是麦角酸)的帮助,灵魂被运送至遥远的目的地。第二种方法,所用工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手段,即通过催眠术使人抵达自己心智的对跖点。这两种方法能将意识带至同样的地方;而药物效果更强,能将旅客运送更长的路程,送达更深的未知之地7。
那么,催眠术是如何,又是为何能起到这般效果的呢?对此我们并不知道。然而,对于我们现在要达到的目的而言,我们也无需知道答案。当下,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便是记录一些进入催眠状态的人身上发生的一切,这些人被运送到了心智的对跖点,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奇异的心理生物(类似海那头的袋鼠),它们依其生命的规律,自得其乐地存在着。
我们对麦司卡林的生理作用略有所知,或许(我们尚不能确定),它会影响酶系统,后者是控制大脑功能的。如此一来,大脑作为聚焦我们这个星球之上人类种种生活问题的工具,其功能被削弱了。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大脑生物效率降低,这似乎导致了某些精神事件进入人的意识之中,这些精神事件原本无助于人类的生存,通常被人的意识所排斥。但当疲劳或疾病来袭,意识之中或许也会闯入一些类似的东西,它们在生物学上毫无用处,但在美学上,有时在精神上却自有其价值;禁食或被囚禁于某个暗无天日、彻底寂静的地方一段时间,或许也会在意识中产生此类东西。8
即便在麦司卡林或麦角酸的影响之下,只要被一次性注射大剂量的烟酸,人的幻想就会停止。这有助于解释禁食何以会导致人产生幻觉,因为禁食降低了糖的摄取量,也就降低了大脑的生物效率,使得无助于生存价值的东西进入意识成为可能。此外,禁食使人体的维生素缺失,人血液之中的烟酸也就流失,而烟酸的俗称恰恰是幻象抑制剂。另一种幻象抑制剂,便是那普通的、日常的感性经验。实验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将人约束于某个“限制性环境”里,无光,无声,无味,再将此人放入一个温水的浴缸,让他只能碰触一件几乎无法感觉到的东西,那么他将很快开始“看见”、“听见”,同时体验到奇怪的身体感觉。
居于喜马拉雅山洞穴之中的密勒日巴尊者9和底比斯的隐士们10,遵循的是同样的过程,亦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有关圣·安东尼11受诱的成千幅画作,见证了禁食和“限制性环境”对人的影响。禁欲主义,有其双重的动机。如果男男女女折磨自己的身体,那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希望为所犯的过错赎罪,以此避免未来的惩罚;同样也是因为他们渴盼能踏上心智的对跖点,观览到幻象之景。根据自身经验,根据其他苦行者的记录,他们知道禁食和居于“限制性环境”中将使他们前往那梦寐以求之地。他们那自我折磨的苦行,或许是荣登天堂的大门——或许也是深陷地狱的通道(关于这点,我们会在后文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