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藏密佛教史译序
诚如《日月吻合续》中所说:如果没有宣讲历史,对于广大的密宗教法,有不起信心的过失。不仅仅是密宗,汉传佛教的禅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又何尝不是一样,假设未曾读过唐宋高僧传,要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也有难度。不管何宗何派,倘若对其史实一无所知,那怎能谈得上诚信呢?
就藏密来说,现今已不再是隐居雪山、鲜为人知的玄机了,她已随着众位大德超凡的发心力和发愿力,遍及到全球,尤其近些年,信息网络等种种渠道四通八达,声称学密的人越来越多,可据我观察,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拜拜上师、求求灌顶、念念咒语、诵诵仪轨的层面上,而真正已经走入密宗无量殿之人其实为数不多。甚至有些人士,因为某某学密者行为不轨等原因,便妄下雌黄,恣意诽谤他们自己全然不懂的深法。这种令人悲叹的事也时有发生。
为了让更多的有缘人能更深更广地了解藏传佛教的渊源历史,我本人几番斟酌,选择了第二世敦珠法王所著的颇具缘起和价值的佛教史,这部珍贵的教史,香港居士刘锐之等曾经有个译本,但文句较古,其义难解。于是,我发起最大的精进,在讲经说法、外出演讲、翻译其余经论的同时,先后历经五年时间,完成了此篇译著,期间力求做到严谨、周密、恰如其分进行意译,虽然最后校对时间仓促,但整体译文较为满意,若有疏忽之处敬请海涵。为了满足渴求密宗教史的广大信众及智者们的心愿,现今正式推出第一版。
愿一切吉祥!
译者书于第一世敦珠法王修行之圣地
——色达喇荣
第一品,以初义说论名礼赞殊胜对境及立誓造论领先,真实论义之初,总说佛教如意宝出世的状况,叙述了本师佛陀现世之情节、结集者结集之情节、教法传代之情节、护持佛法及大乘兴盛之情节。
第二品,分说密宗金刚乘法出世的状况,叙述了何者于何处转密宗法轮、结集者如何结集及密宗于人间起源情节。
第三品,总说藏地暗洲佛教明灯起源的状况,叙述了法王祖孙三尊如何树立佛法之情节、中间佛教兴衰之情节、佛教后弘恢复之情节。
第四品,分说密宗内三续佛法的状况,叙述了续——玛哈约嘎、教——阿努约嘎、窍诀——阿底约嘎各自之情节,尤其叙述了与窍诀广大心滴历史相关传承的简略传记。
第五品,远传教流经久不衰住世《经幻心》的状况,叙述了生起次第玛哈约嘎之总续《幻化网》、特别续修部各自之次第、圆满次第阿努约嘎之总经《集密意续》根本及支分,大圆满阿底约嘎心部、界部、窍诀部圆满之情节,与持明传承的简略历史相关迄今为止如何护持佛法之情节。
第六品,极深近传伏藏历史,叙述了伏藏的法相及分类,必要特法、从伏藏到现世之法、宝、誓言物等的定义相联,开取伏藏之大德的简略传记。
第七品,简略叙述而遣除先前所出现对前译宁玛派有邪见者之过失,并阐明相关含义。
第八品,佛教的历史与积年的时节相结合,大体分析简单易懂予以宣说,以指明未来佛法住世期完成论义至尾义、所说之依据、有何必要造论、说明理由连同发愿文、跋文而告终。
第一品 佛教总况
本师如来教之精华——大密无上金刚乘法理的这一如意宝,在总的世界,尤其是雪域如何起源、兴盛的情形,以鲜明的语言简单扼要地加以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总的如来教珍宝在世间如何出现的情况:
所有佛陀的大悲与众生的广大业海形成的所依浩瀚器世界周遍虚空际。其中,报身毗卢遮那佛受用之处,基藏花严世界安住着的毗卢遮那佛一一毛孔都显现尘数刹海,依于手掌香水海的所有莲花上有二十五层世界,位于其中第十三层的这个娑婆世界,也有着具百俱胝10四洲11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四洲也各有两个小洲,其中赡部树严饰的南方赡部洲菩提迦耶中央自然形成金刚座,千位殊胜化身佛次第出世成佛,转妙法轮,称为光明洲,贤劫。现今正是第四位导师的佛法珍宝光明普照世界的时代。
第四本师释迦佛教法如何起源分四个方面:一、本师佛陀现世之情节;二、结集者结集教法之情节;三、教藏交付传代之情节;四、护持佛法及大乘如何弘扬之情节。
一、本师佛陀现世之情节:
根据所化众生智慧大小的层次出现的不同宗派各自承认的观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声闻有部的论师们认为,我们的本师是先发菩提心,接着在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道所包括的资粮,而且具束缚的最后有者薄地凡夫义成王子在金刚座以大资粮道的身份,在一坐垫上获得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以后才成佛。《俱舍论》中说:“本师麟角喻者非,依于第四之静虑,一座上得菩提故。”其中指出释迦佛成佛的方式与利根麟角喻独觉12相同。最后有菩萨13
是异生凡夫,关于这一点,《俱舍论》中说:“彼前乃随解脱分。”并且说:“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
再者,按照共同大乘一致共称的观点,认为释迦佛从发菩提心起在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最终成为十地一来菩萨14名叫“白幢”的天子,他受生为最后有者十地菩萨义成王子而在此刹土成佛。《功德圆满庄严经》中记载:
“我自开始发起无上菩提心时起,在三大阿僧祇劫以最大的精进累积资粮,并且照见在人寿百岁之时一切无有导师盲目的有情而在此赡部洲成佛,之后广转不可思议法轮……”
再有,密宗的个别佛典,总体来说与共同大乘所讲的情节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当义成王子在尼连禅河畔安住于不动三摩地的时候,所有佛陀唤他出定并劝请,结果他把假合的身体放在河边,而智慧身到达密严刹土,蒙受一切如来灌顶,依靠五种证觉的方便成佛,随后再度到金刚座示现成佛。佛智论师说:“何故释迦牟尼佛,经三大劫积资粮,未悟此义尼连河,安住无所有定15中。尔时十方之善逝,顿现遣除贪求心,如虚空界极清净,深明无二尽宣说,午夜时分如佛陀,修行真如拂晓时,一刹那间悟真性。为调一切诸众生,安住菩提迦耶已,尽摧一切大魔军,为能摄受诸有情,广转微妙之法轮。”按照圣天论师所说:“现前二菩提,说为外与内。”承许外现前菩提是以离贪的方式成佛;内现前菩提是以四种贪欲法理而现前光明法身之后证得双运身。
依照不共大乘的观点认为,释迦佛是在密严庄严刹土中成佛以后依次在净居天16、金刚座示现成佛。《密严庄严经》中说:“真实菩提正等觉,成佛胜处密严刹,并非未曾成佛果,始于欲界成正觉。彼等赴往密严刹,俱胝化身之佛陀,恒常安住瑜伽定,化身方便一游舞,犹如明月照诸国。各处随机而调伏,彼前以彼而示现。”《楞伽经》中说:“远离净居之诸处,于彼悦意密严刹,真实佛陀成正觉,化身于此示成佛。”
总而言之,所说的释迦佛在欲界、色界的刹土中成佛这一切也只是在所化众生面前示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