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人生精进三部曲

全球灵学社群(合一,提升,维度,文化,智慧,思想,力量,宗教,占星,喜悦家园,风水学),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线上灵性分享会(入微信群)会员399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自序成长思维

本书虽小,却立意深远。其之所以能够小中见大,是因为它着眼于人的思维方式——在一念之间发生转变。如果你曾有过“恍然大悟”的时刻,并且从此之后改变了思维方式,那你一定能明白我们的意思。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成长”是思维的功能之一。改变思维方式,有时就能从“停滞不前”变为“不断成长”,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总是使“明天”比“昨天”更美好。

导致本书篇幅不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在谈到“成长”这个话题时,我们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能记住那种感觉,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将其变成有意识的、主动的行为。

现在,与2006年本书第一版出版时相比,拥有成长思维已不仅仅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而常常是“苦苦挣扎”与“蒸蒸日上”的区别所在。相比从前,当今世界可谓瞬息万变,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挑战和机遇。在种种不确定性和纷杂的变化面前,有人选择置若罔闻,有人则乘风破浪,其区别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想寻找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成长机会,眼下即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你得掌握一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使你能够看到身边的机会并将其最大化。《终身学习》能帮你做到这一点,书中的法则能使你每一日、每一周都把注意力放在成长上面,朝着更美好的、属于你自己的、有着无穷吸引力的、激励人心的明天前进,从而帮你在看似应接不暇的机遇海洋中找到成长的路径。

大家也许会好奇这些法则从何而来,以及我们如何将其归纳为短短的10句话。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我们从工作中总结出的独特的观点,而我们的工作,是与非常成功的、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家打交道。尽管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其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在我们与他们结识之前,他们早就具有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推动其达成非凡成就的、对成长的渴望。然而,有些企业家却被自己的成功——尤其是它所带来的复杂的生活——困住了手脚。除此之外,他们跟我们一样,同样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愈发难以预知的世界里。所以,尽管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他们已经是“成功人士”,他们仍想继续成长——不仅是在事业上,还表现在生活上。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他们还想要变得更加自由。于是,他们便找到了我们,向我们寻求帮助。

战略培训公司所创设的每一个方法和理念,都来源于最基本的原则。丹·苏利文有个杰出的才能,即观察他人,发现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包括他自己的)并找到其思维方式上的根由。然后他会问你问题,分析来龙去脉,想出简单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帮你看清并改变思维方式。本书中的10条法则和一些小窍门都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它们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并非仅在企业家身上有效。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借鉴书中的智慧。不论何地,不论何种文化背景,不论什么情形,不论年长年幼,大家可以看到,只要与成长有关,这些法则就在发挥着作用。

作为垂范,我们把这些法则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在遍布两个大洲的、由大约12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中推广。“不断成长”这四个字是对我们宏伟目标的简单概括(大家在法则九的结尾部分将会读到),而芭布斯——丹·苏利文的妻子和事业伙伴、战略培训公司的领导者——也支持整个团队这样做。

虽说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瞬息之间的事,但要在极端情况下保持成长思维,需要实践和领悟。《终身学习》简单易懂,可随时将大家调整到“成长思维”上来。在读过全部章节之后,只需瞅一眼目录——亦即10条法则列出的地方,便足以使你“不脱轨”,在你停滞不前或需要激励的时候帮你回到正轨上来。在本书第二版中,我们在每一章结尾处都增加了很多指导,还在全书结尾处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成长聚焦”,以帮助大家更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成长思维。

前言成长的渴望

成长是所有人的基本欲求。不论你有何种目标,为何奋斗,只要你想今后的人生中有现在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这种欲求的表现。所有能给你带来成就感、满足感、意义感、进步感的东西,其根基都是“成长”。“成长”使你的明天比昨天更美好。

然而,有时候人们的确会停止成长的步伐。大家都有这种回忆,在电影、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你最近参加过同学聚会吗?你会发现,有些老同学的境况已经有10年、15年,甚至20年都没有改变了。根据你本人立场的不同,这一发现可能会令你宽慰或震惊。大家可能都认识这样的人:一位男士退休之后迷失了人生方向,都快把老伴儿逼疯了;一个男人仍以40年前的方式对待女性,却纳闷她们的回应不再像40年前一样;一个上班族,干着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每天打卡上班工作,打卡下班回家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而停止成长——或者是暂时的,或者是无限期的——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数见不鲜。而你之所以读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你不想变得跟他们一样。也许,你现在有点儿原地踏步的感觉;也许,你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艰难阶段,正在寻求启迪、激励和指引;也许,你只是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所有有利的资源。绝大多数人在人生的不同时刻都会遇到与成长有关的难题,因为,尽管我们渴望成长,但成长绝非易事。我们在战略培训公司中接触到的企业家,有些是非常成功、享誉国际的人物,然而,他们也跟其他人一样,在成长之路上面临同样多的挑战。

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世界,对渴望兴旺不衰的人来说,不断成长的能力是其基本需求。拥有这种能力,就有了开启无尽宝藏的钥匙。要拥有这种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成长思维。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选择成长的道路,而不是在人生每天提供给我们的不计其数的机遇面前不知所措。

本书所列的10条法则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用来照见自己的行为,看看这些行为是推动还是破坏了你的成长

。使用这些法则,就像出门前在门廊里照镜子一样——匆匆一照,检查仪容是否妥当,如有不妥,调整一下再出门;或是像在镜前长时间仔细检视一样,打算找出需要花工夫改正的地方。出于以上目的,这些法则是很有用的,因为你很难仅凭感觉去判断自己是否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在成长这件事上,偶尔,我们都可以“思维重置”一下(这是我们某位团队成员的叫法)。

哈佛大学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有一个睿智的观点:“事到半途,都仿似失败。”有时候,成长所带来的痛苦感觉就像失败一样;而有时候失败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成功之前都经历过失败。1978年8月的某一天,丹·苏利文同时体验到了破产和离婚的滋味,他将那次“双祸临门”称作“市场调查”。他这个说法并非表示当时那两件事不叫失败,而是他从中吸取的教训,对他创办现在这个与人生伴侣芭布斯共同经营的、数百万资产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成长遇到困难时,对照书中法则进行自查调整,能帮助你“不脱轨”或重拾承诺。在书中的诸多事例中,挑战或看似不太理想的境况都提供了大量机遇,能使人进入到更好的境况。有些经历是你想逃避或者忘却的,但这些法则能帮助你从中获取最大的价值。

即便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用成长法则来检视自身情况,也能带来丰厚回报。如愿以偿或达成目标都会令人感觉良好,但这种良好的感觉并不能保证你继续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事实上,它常常会将你引入成长的陷阱。金钱、赞誉、报答、安逸甚至辉煌的过往,都是充满诱惑的东西,也都是成长的辅助工具。而决心、表现、付出、自信、志向,它们都是成长的动力。一旦后者开始被前者压制,你成长的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书中的法则都是我们对成长起源的观察结论。如果“法则”这个用词令你感觉不快,你可以试着想想我们最近在街区见到的一件T恤衫上的玩笑话:那件T恤上画了一名警察,他右手举起,身旁配的文字是“遵守重力律!”。当然,不论你遵守与否,大自然的法则是无法改变的。你若是无视“重力律”,从屋顶跳下,那给你善后的就不是“重力警察”了。同理,如果你不遵循成长法则,也不会有“成长警察”找你的麻烦,你只会发现自己的成长不再那么顺利而已。

大家可以将每条法则套上这样的格式:“如果……我就能不断成长,”比如说,“如果我能使明天总比昨天更美好,我就能不断成长,”这就是人生的运转规律。你可以仰仗它。理解了这些法则之后,你就可以更自觉地、更可预见地保持成长势头,就像科学定律能帮助我们预知物理世界里行为的结果一样。

用这些法则来校准自己的行为,能使你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控制力,从而增加你的自由和自主性。这样做的话,还能明确地将成长的责任放在你的肩上。你可以选择如此生活,也可以做出相反的选择。成长并非易事,但它能带来丰厚的回报,生活时时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机遇。所以,一旦你将成长当作中心目标,生活就时时充满机遇。

一旦你的行为和思维变得以成长为导向,一旦你开始体验到它如何影响你和别人的人生,你就会越发明白,保持成长思维所带来的回报,要远远胜过你所遇到的挑战。成长的欲求完全是对生存的热爱,是对存在的激情,是对充分探索人生的渴望。一旦你决定用这10条法则的基本原理来校准自己的行为,你就决定了去充分利用上天赋予你的人生——人生的全部。话说回来,毕竟,除此之外,你还能给自己更好的回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