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要注意標籤上所註明的「100%全穀」或「100%全麥」。就麵包而言,100%代表極大的不同點。「雜糧」看起來似乎代表「100%」,但其實不然。「雜糧」只代表了「很多種穀物」,但不保證是完整的全穀物。你可能吃到的還是許多種經過精製的穀物。
關於純淨飲食中的添加成分應該少於多少種,並無硬性規定,但多數營養師建議,如果產品中含有超過五或六種添加成分時,可能就沒那麼「純淨」。要查看食品標籤上的成分表,是很容易的。如果標籤上無成分列表,而你也不確定裡面含有什麼時,最好謹慎地確認內含物,或小心地使用產品。
減少糖的添加
很多食物中原本就含有糖。例如水果,它應該是任何一種良好飲食管理法最基本的一部分,而許多水果都含有大量的天然糖分。(有些水果的含糖量比較少,例如:蘋果、酪梨、黑莓、葡萄柚、桃子、柑橘、覆盆子、草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許多蔬菜也含有天然的糖分,例如:椒類、胡蘿蔔、防風草(parsnip)、小蘿蔔(radish)、南瓜、馬鈴薯、玉米、豌豆等,這些只是含糖蔬菜的幾個例子。
要求所有純淨飲食都不含糖是很荒謬的,那代表著要消除水果和蔬菜這些健康飲食的基本種類。
比較合理的是,消除掉添加糖的食品。在加工食品方面,製造商喜歡添加糖到混合物中。就商業化來說,這很有道理,因為糖非常能滿足味覺並具有成癮性。如果大家喜歡糖又具銷售力,那就給他們糖吃;在利益掛帥之下,健康的重要性就被往後推了。
主要的含糖食品,包括:糖果、蛋糕、餅乾、甜甜圈、糕點、小甜麵包、派餅、汽水或軟性飲料、能量飲料、運動飲料,以及水果汽水和水果調酒之類的水果飲料。
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中發表的一份研究發現,添加糖占了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的卡路里中至少10%的量。其中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攝取的卡路里中,有25%的量是來自添加糖。為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份研究的發現震撼了世界。在這份為期十五年的研究中,每日從糖攝取的卡路里占25%以上的參與者,比從糖攝取的卡路里少於10%的人,死於心臟疾病的機率達兩倍以上。這份研究更進一步地結論道,死於心臟疾病的機率,與飲食中的糖分比例同時上升,這項事實無關乎年齡、性別、體能活動水準,或身體質量指數(BMI)。
查看標籤時,很重要的是要能夠辨識出這些添加糖。成分表是以特定方式製作出來的。它是以遞減的順序條列,這表示愈接近表頭的,在食物中的含量比例就愈高。
只因為糖列在成分表的第五項,不代表它就不是含量最高的成分。糖有許多其他名稱是你認不出來的。所以如果成分表中的第三項是玉米糖漿(corn syrup)、第五項是葡萄糖(dextrose)、第六項是蔗糖(cane sugar)、第八項是發芽大麥(malted barley),那麼很可能把這些都加總在一起,就讓糖成了含量第一名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