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得了癌症,跑到诊所来问我:“我该怎样消除癌症?”我会对你说:“敬重它,你就能痊愈。”不管你以什么方式去攻击癌症,都是在无视它的目的与价值。癌症不是来摧毁你的,而是要把你从狭隘的信念中解放出来。企图摆脱癌症,意味着你认为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知怎么就缠上了你,所以你要设法清理它。事实上,假如你一开始就没有这种观念的话,癌症根本就不会出现。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癌症只不过是机体细胞的一种失衡,是让你重新恢复平衡、重新信任自己的一个契机。是你自己把癌症“吸引”过来帮助你的,因为它在处理平衡问题上最为有效。一旦你真正接纳和尊重了癌症的价值及其目的,你便可以得到解脱,彻底痊愈。这,就是你在生命中创造个人现实的方式。
你的更高意识不受任何限制,它只相信你所相信的。如果你想为自己创造出一种不同的现实,你必须首先弄明白自己都有哪些信念。假如你对某人感到生气,那只能说明你对他(她)所持的看法或成见使你产生了这种情绪,而不是反过来理解。情绪非常有赖于你所相信的一切。因此,你会因为自己所持有的信念,首先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随后产生与之相应的想法,你的想法再进一步强化了你最初的信念。这些想法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促使你作出行动,并在生活中显化它们。
举例来说,新结识的朋友说好与你共进晚餐,你穿戴整齐,满心期待着与他共度良辰,结果他却没有出现。你先是感到失望,继而感到挫败,因为你作了精心的准备。直到最后你恼羞成怒,因为你觉得正是因为他忘记了你们的约会,才惹得你情绪低落。你也可能有另一种反应:你为新朋友的境况感到担忧,揣测他是否出了车祸,这种往坏处想的念头让你变得紧张而焦虑。你还可以有第三种反应:全然地接受当下,对他的迟到不作任何主观的投射。这种反应不会激起你的任何情绪。不管是以上哪种反应,形成你经验结构的,都是你的想法和信念。所有的境遇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中性的,除了你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外,境遇本身并没有意义。
你受到自身信念的影响,将原本中立无偏的能量,转化为特定的感觉、想法和情绪,然后创造出了特定的人生经历。信念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以特定的方式去感受和行动。企图避免、抑制或改变自己讨厌的想法、感觉或情绪,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它们的根基(即信念)还在。唯有与这些想法、感觉和情绪共处,你才能触碰到最初引发它们的信念。当你视它们为中性的东西时,你就能为它们添加任何意义。与其说“这件事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如问“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帮助”。通过在思想上把看似消极的境况视作有利的境况,你就此激活和显化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为你和属于你的世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