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会员80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三元一本;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合集,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1 認識「人格」所帶來的療癒
為什麼要療癒?
我們許多痛苦與情緒,都是因為某種目的受到阻礙而產生的。例如,如果你的目的是在感情關係中得到對方的愛,但對方某些行為讓你覺得他並不愛你,這時,對方的行為就阻礙了你這個「想得到愛」的目的,你便因此覺得沮喪、痛苦,甚至憤怒。
這種情況下,你當然可以怪對方:為什麼不用你期待的方式來愛你,讓你達成目的?然而,這種怪罪通常只會讓對方更反感,更不要說用你要的方式來愛你了。你也可以要求對方改變,但再有心為你改變也終有限度,如果你內在對於愛的匱乏感始終未變,不論他對你付出多少,你也無法相信他是真的愛你。
這是因為,你內在早有對愛的匱乏與得不到愛的恐懼,這份匱乏與恐懼不是他造成的,而是你本來就有的。根源在你,你需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改變他只會徒勞無功。
外在的境遇,往往反映我們內在的匱乏與衝突。表面上是別人來阻礙我們,其實是我們內在早已存在著負面意識與匱乏感,他人只是為我們反映出來而已。
內在價值感不足,外境便容易出現一些人來扮演「否定你」的角色。
內在對愛抱著匱乏感,不愛自己,外境便容易出現一些人來扮演「不愛你」、「無法滿足你」的角色。
內在認為自己容易失敗,外境便容易出現一些人來扮演「看衰你」,「認定你不可能成功」的角色。
外在境遇的人事物,都只是我們的鏡子,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內在。
也就是說,所有痛苦的根源都不是外來的,而是我們自己內在的意識與信念顯化成外境,重現你內在的痛苦。而這些內在意識與信念,常常來自生命早期尚未復原的創傷。
從生命早期開始,所有內在人格就伴隨我們成長,且帶有各自的目的,一旦在目的上受挫,需求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受傷而痛苦。我們帶著每一個人格的傷,害怕再度被傷害,因而戰戰兢兢,或用各種控制來預防傷害。
也因此在往後的人生中,繼續創造各種類似的情境,反映出歷年生命經驗的傷害,和隨之而來的負面信念。
所有痛苦的源頭,在於目的受阻帶來的傷害,所以,要療癒過往心裡的傷,必須了解當下的自己因為哪一個目的受挫而痛苦。也必須了解自己內在的每個人格,了解他們的目的與需要;明白他們為何痛苦、為何失衡;失衡時可能促使你產生什麼樣的想法與行動,用以覺知自己是否已經失衡。了解之後,找回平衡,放下對目的的過度執著。用最平衡的方式來發揮人格特質,你會更容易處在中心,不讓某一人格牽制你,要你非達成他的目的不可,更能減少因執著於目的而帶來的各種痛苦。
為什麼認識內在人格可以帶來療癒呢?
唯有覺察自己的每個人格,才能明白你每個行為的目的與挫折感來源,經由此刻的療癒,來療癒過往的傷痛。
你甚至不一定要追溯過去受了什麼傷,只要於當下提升自我覺察,明白自己哪些人格已經失衡,運用適合的療癒方式(本書會提供),就能重新為人格找回平衡,幫助釋放舊傷。
遇到傷害或痛苦時,永遠聚焦於自己的內在,不批判他人也不批判自己,只是覺知自己的人格遇到阻礙而痛苦。當你願意開始這麼做的時候,就等於為自己開闢了一條自我療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