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孙武在兵书中读到一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思来想去也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就跑去问老师:“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师很意外,怎么今天孙武问的问题这么简单,于是就随口解释说:“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孙武看了看老师,希望老师能解释得更明白,可是老师却不继续往下说了。孙武便仰着头接着问:“祭祀是人们对逝者或是天物的一种精神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
老师细想,觉得孙武说得有道理,可是自己一时半会儿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孙武接着说:“我想,只有兵道才是国家的大事,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是不可不察的大事。”
刚刚长到8岁,孙武就被家人送到了“庠序”(政府办的正规学校),在那里接受正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当时,“五教”“六学”是“庠序”的主修课程。“五教”就是指五种人们常常提及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六学”就是指六种最基础的科目学习,即礼、乐、射、御、书、数。年幼的孙武本来就天资聪颖,对其他人来说那些晦涩难懂的“五教”伦理还有“六学”基础课,他只要看过两三遍就可以烂熟于心。其他学生还在那埋头苦读,他却早已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了。有一次,老师看见其他学生都在专心学习,唯独不见孙武,以为他一定又出去贪玩了,就把他叫回来准备狠狠地责罚一顿。老师先翻开书把刚刚学过的一段课文拿出来提问孙武,结果孙武对答如流。老师找不到责罚孙武的理由,无奈之下只好作罢。时间长了,老师发现孙武天赋异禀,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就更加用心地教育他了。